公司的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都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是公司与自然人又有所不同,那便是公司在“死亡”时需先进行清算,也只有在清算后才能明白公司所欠的债务有哪些,那么公司解散债权债务如何处理?
吉林吉大律师事务所的孙甲夫律师做出了解答:
(资料图片)
公司解散债权债务如何处理?
公司债务律师在接受甲公司的委托后,对乙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进行了调查,查阅了内档,了解到乙公司已经依法解散,但是乙公司的两名股东在公司注销时都签了保洁单,承诺乙公司的一切债务由两人共同承担。
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进行了调解,被告承诺在两个月内偿还欠款。
公司解散时,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二)通知、公告债权人;(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四)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五)清理债权、债务;(六)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第一百八十九条“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那么公司注销登记后,债权人的救济途径又有哪些呢?
经公司登记机关注销登记,公司终止,法人资格终止,与之相应,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也终止,不能再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但在某些情形下,与已注销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未随之注销而消灭,但责任(或权利)主体的确定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为保护债权人及公司的权益,避免因注销公司逃避债务、损害公司利益,现行法律法规明确了公司注销后的救济途径,具体包括公司诉讼案件的主体确定、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变更追加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一、公司注销登记后执行程序中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
公司注销后,执行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也随之不存在,于是便产生执行主体的变更、追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91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4条规定了因为公司注销产生的申请执行人变更、追加,该规定第21条至第23条规定了公司、其他组织因为注销登记而导致的被执行人的变更、追加问题,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司注销: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因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可以申请变更、追加其为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2)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注销,被执行人的变更、追加及其责任承担较为复杂,其具体情形如下表所示。
二、公司注销登记后相关诉讼主体及法律责任的确定
为保护债权人以及公司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9条至23条对公司法人注销登记后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因企业改制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注销登记后债务承担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59次会议通过)第25条、第26条对涉及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中所购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后债务承担问题进行了规定。
(1)企业售出后,买受人将所购企业资产作价入股与他人重新组建新公司,所购企业法人予以注销的,对所购企业出售前的债务,买受人应当以其所有财产,包括在新组建公司中的股权承担民事责任。
(2)企业售出后,买受人将所购企业重新注册为新的企业法人,所购企业法人被注销的,所购企业出售前的债务,应当由新注册的企业法人承担。但买卖双方另有约定,并经债权人认可的除外。
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企业注销登记后诉讼问题的具体规定
对于司法实践中企业下落不明、歇业、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注销后诉讼主体资格认定、清算主体及民事责任承担等适用法律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门制定《关于企业下落不明、歇业、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注销后诉讼主体及责任承担处理意见》(2001年10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予以规范,该处理意见第23条至26条对企业注销登记后的诉讼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虽然是地方性规范文件,但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被注销登记时,清算主体或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承诺企业注销登记后遗留的债权债务由其负责的,债权人可以做出承诺的清算主体或第三人为被告,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
(2)企业未经清算即被注销登记,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的注销登记中承诺偿债,债权人既可以对清算主体或承诺偿债人择一而诉,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也可以二者为共同被告要求二者承担共同清偿责任。
(3)被注销登记的企业为债权人的,如有权利义务承受人,可应其申请直接变更其为诉讼主体;无权利义务承受人或权利义务承受人表示不参加诉讼的,终结诉讼。
五、公司注销后公司原股东可向债务人主张原公司遗留债权
在公司被登记注销、公司法人资格终止后,公司原股东可以对清算中未处理的债权主张权利。这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公司注销后公司原股东是否可向债务人主张原公司遗留债权的答复》提出的处理意见,对处理类似案件也有参考价值。北京高院在该答复中具体指出:
(1)公司的财产是在股东出资或者认购股份的基础上形成的。股东将自己的财产以投资方式交付公司后,就因取得公司的股权而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公司在取得股东所交付财产的所有权后形成公司法人财产权。公司与公司股东在法律上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但因存在投资关系,股东对公司经营成果享有收益权利,并对公司解散负有清算责任。
在公司注销登记后对尚未处理的债权,公司股东根据民法权利承继原则,全体股东成为权利主体。虽然公司注销后,其法人人格已经消灭,但公司的债权不因其主体的消灭而灭失。公司的原股东仍可以一般债权人的身份主张其权利。
(2)在公司注销后,仍有未处理的债务存在的情况下,清算主体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应承担清算责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在公司注销后存在未处理债权的情况下,清算主体也可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标签: 注销登记 企业法人 公司解散提起公司解散起诉的条件是什么?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是怎样的?
提起公司解散起诉的条件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解散了,清算组已进场,办理注销登记前有具体的清算流程是什么?
公司解散以后,清算组接管公司以前,公司的一切财产均由董事会负责保管。清算组成立后,便接替公司董事会,开始进行清算活动。清算的具体步一、拆迁安置房与商品房的区别:1、质量问题安置房一般利润有所限制,开发商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加上职能部门监管不力,以至于安置房
怎样卖房子,卖房的技巧有哪些一、了解行情卖房者想要卖房子,首先就是要了解行情,可以关注房产信息,收集相关的资讯或者是向房产中介公司
一、什么叫做租售同权1、租售同权的规定是: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使得租房居民能够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的举措。具体表现为
广州二手房出售流程分为6步:第一步:对二手房的出售进行咨询。了解这种二手房出售信息可通过各种渠道,譬如亲戚朋友、经纪公司、报纸广告
买方无需贷款的1、卖方到中介挂牌。(一般卖方会在好多个中介挂牌,在没有买方成交意向前,只要知道房屋的大致情况即可)2、买方有初步意向,
一、抵押贷款利率多少1、贷款期限为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年利率为4 77%;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的,贷款年利率为5 04%(按各地政府实际情况定)
Copyright 2015-2022 法律问答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0331号-17联系邮箱:434 922 62@qq.com